如何对抗“雾霾”来袭?
2013年1月中旬,北方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多个城市的PM2.5浓度创历史新高,其中北京仅次于石家庄、邯郸两地,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雾和霾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两个词,雾的相对湿度一般在90%以上,能见度在1公里以下;而霾的湿度在80%以下,能见度在1公里以上10公里以下,两者通常并存。这种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而导致各种疾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是PM2.5。PM2.5顾名思义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1/20,可直接被吸入人体的肺泡,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肺癌)及心脏疾病的发作,主要受害人群是老人和儿童。来自希波米亚北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接触高浓度PM2.5的孕妇,会影响胎儿发育,高浓度的可吸入颗粒与新生儿、围产儿的死亡率有相关性,也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低体重、先天性功能缺陷有相关性。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欧盟地区因此人均寿命减少8.6个月。另外,PM2.5对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太阳光的消光作用,导致能见度变差,形成灰霾天气。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PM2.5的污染呢?专家建议市民应从以下五点着手:1首先建议市民绿色出行,外出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地铁或自行车等作为交通工具,以减少尾气排放,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如需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2,减少生活污染,定时清洗油烟机。3干洗机要封闭操作。4提倡尽量使用天然气,少用重油如煤炭、废料作为燃料。5不能在露天烧桔梗及垃圾,建议多种树绿化环境。总之,倡导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全体公众共同保护好大气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