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怀孕时牙齿一定会坏”的说法,这种说法可信吗?为什么怀孕时易发生众多的口腔病症呢?究其原因,怀孕本身并不会造成口腔疾病的爆发,口腔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孕时生理、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而导致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等的改变所致。这才是孕妇更易患口腔疾病的根本原因。
孕前,准妈妈们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很多的牙病隐患以及病症在孕前就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解决,通过正规的检查及专业医生的健康指导,通常准妈妈们在孕期会较平稳、健康度过。然而,一旦在孕期发生口腔的疾患,一定不可忽视,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引发更多后续可避免的痛苦甚至影响到胎儿的健康。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孕期易患的口腔疾病。
牙周疾病
就怀孕本身而言,并不会引起牙龈炎及牙周炎,但怀孕期间,各种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得牙周组织对口腔中的刺激更为敏感,在孕前未构成威胁的轻微刺激也会引起准妈妈们的不适,通常怀孕前三个月或后两个月会加剧。因此,孕前及早去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非常有必要。口腔卫生的保持和维护也是极为重要,滞留的食物残渣及软垢、菌斑都会引起牙周组织周而复始的感染甚至会愈演愈烈。
牙齿的拔除
在孕前,准妈妈们应做全面的口腔检查,将口内应及早拔除的残根及不能正常萌出的智齿拔除掉。如未能及时拔除,在孕期引发症状的,应较严格掌握拔牙时机。在怀孕初期及末期不适合口腔牙拔除手术,在怀孕三到六个月时较安全,其它时间或某些特殊情况,可选择保守无创的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待时机成熟再做相应的治疗处理。当然,孕期口腔检查及治疗,还应该注意影像学检查的避免以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选择药物,避免出现患儿牙齿因某些药物而导致的发育异常。
龋齿、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等
漫漫十月怀胎,孕妇生理及生活饮食习惯发生很大改变,进食品种及频次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口腔PH值的变化,孕初期频繁的呕吐以及对口腔卫生维护的忽视,常常导致口内环境的巨大改变。这些都极易导致蛀牙的发生,而有些已存在的蛀牙,也易发展为牙髓炎以及引发根尖周的症状如根尖炎、根尖肿胀等急性症状,这些都表现为无法忍受的肿痛,给孕妇身心带来极大痛苦。因此,孕前早期的诊治及口腔卫生的重视与维护,是每一个准妈妈都应该重视并落实的。
口腔卫生,准妈妈应从每日刷牙做起,只需要每日两个三分钟的刷牙就可以让你的牙齿更健康更坚固。早检查、早预防、早求诊、早治疗,做到以上四早,准妈妈们,准备好你美丽的八颗牙的微笑,幸福地迎接您可爱的宝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