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视台主持人郭梦秋于7月31日晚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经急送新华医院抢救无效辞世,年仅25岁。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无情的病魔在瞬间吞噬,相信,无数的人会为她惋惜,痛心。但伤心之余,一个几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又一次被广为关注,那就是:“过劳死”!
过劳死,源自日语,是一种职业性的突然死亡,指因工作过度致死。其原因为由压力引起的心脏病发作,或是长期疲倦所导致的中风致死。第一宗有纪录的过劳死个案发生于日本,一名工作在日本最大报纸公司二十九岁的海外运输部男员工,在他工作期间突然中风身亡。此后,过劳死的案例常有报道,不胜枚举。
目前认为过劳死常见的诱因有以下三种:心脏病、脑中风、心理障碍,前两个原因多为多见。
心脏病常见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律失常等。过度紧张劳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能量储备耗竭,随后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可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缺氧,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病人常先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浮肿,甚至Adams-Stokes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过度劳累后迷走神经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可引发各种心律失常。
提起过劳死,其实不必谈虎色变,过劳死是可以避免的,以下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过劳死:1 坚持体育锻炼,运动能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加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2 保持心情舒畅。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感到烦恼、苦闷、焦虑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就会降低,而人的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烦闷、焦虑、忧伤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因此,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会调节生活,增加精神活力,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 3、合理调整饮食。少吃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4、适度休息。长期通宵达旦地工作或熬夜,会使体内产生许多毒素,加速能量的消耗,使身体快速疲劳。5、定期体检。无论中青年还是老年人,也不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重要的是要保持体检的连续性,不要中断,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防患未然。 6、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动脉硬化者,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避免长时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和情绪激动,培养乐观的精神状态。出现心绞痛或心律失常时要认真医治。
( 心内科 任凤学)
任凤学:现任航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曾师从国内著名医师郭继鸿、王伟民教授等,熟练掌握了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近20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公开医学杂志发表医学论文近20余篇,对内科及心内科具有较广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危重急症病人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特别在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及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起搏器植入、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等多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