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之窗
首页>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输液配置中心三大作用
  • 发布日期:2008-05-23
  •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 浏览量: 537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传统的医院治疗型输液是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由护士在各病房的治疗室里将注射剂临时加到输液中使用。由于护士的操作台暴露在空气中,在加药的过程中尘埃、细菌、药物粉末等微粒都会成为输液的污染源,一旦输入患者体内,可能会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减低疗效;同时,一些细胞毒性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因防护手段较少,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混合输液污染的问题在全球已越来越受重视。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医院的作用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事物。

促进合理用药,使患者受益

        在过去的医疗工作中,由于医疗专业技术水平的局限性,以及工作量过大的原因,医生没有精力顾及用药安全的隐患。输液配置中心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药师的审方,并且重新调整流程,把医疗隐患降到最少。

        过去是医生开处方,护士管配药。护士的专长是护理,医生的特长是诊断,且医生只熟悉自己专业领域内药品的药理作用及其适应症。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药,医生很难能把药物跟各种病症完全对应,药师的特长是药物的配伍、用法、用量,以及对每一种药品特性的掌握。药师在审方过程中,提高药品配伍的合理度,减少了很多的用药隐患。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高年资的药师对每袋药的配方逐个审查,药师在药物的用法、用量、配伍、溶酶以及给药浓度等方面把关,保证每一个病人用的每一袋药都是安全有效的。

        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启用的最初两个月,共配置2780组医嘱,其中纠正不正确处方29件次,占处方量的1.04%,输液的1.83%。四个月后,不合理处方的比率下降至0.28%。从这两组数字的对比可以看到,药师的审方所起到的作用。

多方面节约资源

        中国是一个以浪费为前提,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我们靠毁坏森林来赚取外汇,靠环境污染来实现城市发展、靠过度开采能源来改善百姓生活。这是一种“败家子”式的发展模式,因为咱们把子孙后代的资源都用完了。医疗也是这样,一方面药物被大量滥用;一方面医疗资源过度紧张,很多基层、边远农民无药可医。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优化流程,集中控制整个医院的用药,实现了很多方面的资源节约。比如,溶药完成以后,在拔针头瞬间滋出的药液对环境造成污染,每天这样的动作重复成千上万次,污染不可估计。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万级净化室集中配药,大大降低了污染。

        起到同样作用的还有药物拼用。药品包装剂量跟病人用药量不相符的时候,就会产生药品浪费,拼用药物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氯化钾注射剂的使用,这个药常见规格是10毫升/支,但是一般病人用药量为5-7毫升,剩下的药液就浪费了。在配置中心就可以拼用,有些用量较大但不同的个体之间剂量差异也较大的药物还可以先进行浓配、保存,在收到处方单以后按实际用药量稀释,总体控制药物的用量。

        从节省资源和环保的角度,我们建议医院常用药物应该有两种包装,一种是给医院住院病人使用的大剂量包装,一种是给门诊病人带回家的小剂量包装。如果都能由采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话(社区或基层医院可采取区域性集中审方、集中配置),药品就可以采用大剂量包装,从而节约包装材料。药品对包装材料的要求很高,有时这些包装材料的成本甚至接近和超过药品本身的成本,节约包装材料也实现了资源的节约以及制药成本的降低。

促进医疗卫生系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无论药师或护士都是专业技术人员,有前期巨大的社会投入,他们才有资格从业。护士的专业特长是护理,但现状是他们有大部分时间是做药物的复配工作,药师学药多年却只在药房窗口发药。采用药物输液配置中心的模式,药师的工作就是审方,控制药品质量,护士负责给药和医疗护理工作,各司其职,但病人可获得最佳结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中国的药学专业人员是一件好事,能使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