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之窗
首页>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精神病是被刺激出来的吗
  • 发布日期:2012-11-21
  •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 浏览量: 553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38岁的赖姐,一向精明能干,一周来突发情绪亢奋,天天要求丈夫带她去住高级酒店,认为自己马上就可以发大财了,无奈之下家人带来医院就诊。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近一月以来,赖姐因为争取一项新的项目,工作压力大,每天加班到深夜,只睡不到五个小时,饮食也很不规律,几乎都不与家人交流,但项目进展并不顺利。根据赖姐发病以来的表现与临床检查,基本可以确定是以为精神压力过大,又缺乏适当的调节,导致的精神失常,诊断分裂样精神病。经规范的抗精神病治疗,半月后病症基本得到良好改善,逐步恢复了正常的工作。

 

现实中像赖姐这样因受外界压力刺激等,发生精神障碍的情况是很常见的。那么是不是精神病就都是受刺激发生的呢?

 

其实从精神疾病的发生看,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现代精神医学认为,首先,遗传是精神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家族中无论是直系还是旁系的成员间的发病,都有明显的关联性。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家族中如果有精神病患者的话,其子女发生精神疾病的可能性都会高于普通人。其次,个人性格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发生作用重大。个性偏执、孤僻,做事过度追求完美,却又不善表达、不愿与人沟通等行为特征的人,在遭受生活、感情及事业等困惑时,往往容易陷于精神心理的困境中不能自拔,从而发生严重的精神疾病。当然外界的不良刺激因素如果过于强烈而又持续存在,也是导致发病的可能因素。

 

所以,从预防的角度看,要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避免发生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在遗传因素之外,从小培养良好的人格个性特征是很重要的措施,也就是说精神心理健康也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的心理在自然规律中发展,获得乐观开朗的性格,学会积极合理的表达自我与控制调节情绪,并具备面对克服困难的勇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面对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压力与困难。那种以为能为孩子消除所有困难的父母,最终会发觉,等孩子成人后,他的生活中全是困难,尽管这些困难在旁人看来可能只是不屑的小事。其实是孩子因为缺乏处理外界事物的人格基础,所有的生活事件都可能成为了不良刺激,并且他们往往还无法解决这些不良刺激带来的矛盾困惑,也就很容易出现精神异常表现。

 

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化,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信息爆炸等等,无不体现着压力的巨大,面对这种压力,我们是感受到的动力还是不良刺激,所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要使压力表现为更强劲的动力,我们必须在人格上不断自我完善,积极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多途径加强精神心理的自我调节。否则任何的外界压力,都可能成为导致我们精神心理失常的刺激。

 

前述的赖姐正是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缺乏合理调节,过于追求完美,有不能合理利用外界支持,以致精神行为失常。所幸的是家人及时的送诊治疗,没有使问题变得更严重。所以积极面对精神心理问题,才是保障精神心理健康的根本措施。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各种压力,学习、工作、感情、住房、人际关系等等,都可能成为精神心理上的不良刺激,即使心理素质良好,也难免出现精神心理上的不适反应。如果不能面对精神心理不适带来的反应,以积极良好的方式处理,很容易导致一般的情绪波动发展成严重的精神疾病。这可以说是让人们总以为精神病都是受刺激所致的根本原因。

 

(航空总医院心身医学科   喻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