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之窗
首页>便民服务>健康知识>健康生活
常见错误服药方法
  • 发布日期:2008-05-23
  •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 浏览量: 820
  • 文字变小 恢复文字大小 文字变大

来源:上海助医网 2007.10.08

      错误一:简单的随一日三餐服药

      以下是一些需要在空腹或饱腹时服用的常用药:
      空腹 :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阿莫西林、红霉素、利福平、息斯敏、胃舒平、大部分中药或中成药等。
饱腹 :青霉素V钾、阿司匹林、安定、复方新诺明、磺胺吡啶、环丙沙星、扑尔敏、帮助消化的胃蛋白酶等。
近年来药物剂型发展迅速,长效和缓释剂型给患者用药带来了许多方便,不仅在疗效方面显示了优势,而且对于患者用药的顺应性方面也有显著改观。比如有的药物一天一次,甚至一周一次等使用方法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错误二:躺着服药与服药后马上剧烈运动

      躺着服药,容易导致药物黏附于食道壁而造成损伤,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因为药物服用后通常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期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循环。而剧烈运动时,血液循环则偏重于骨骼肌肉,药物疗效自然会受到影响。

      错误三:干吞药

      有些人为了省事,不喝水,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错误四: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后吃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将胶囊里的药物倒出来用水溶解后再服用。有些药物的剂型如缓控释剂,药片本身是骨架结构,如果将其掰碎就破坏了缓控释的结构,最终丧失了应有的药效;胶囊的目的有许多种,如有的是保护药物不被胃液所破坏,有的是缓释目的,有的是用来矫味,因此胶囊对于保证药物疗效有重要作用。

      错误五:用饮料送药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水送药。

      因为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最终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

      错误六:对着瓶口喝药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或合剂。

      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要么达不到药效,要么服用过量增大副作用。

      错误七: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不是只有中药才讲究饮食禁忌,西药也是一样。服药期间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