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谨防重复使用
是一类常用非处方药物(OTC)。在我国,其复方制剂的品种多,商品名称多,规格也多,用量各异。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其制剂的其他名称(或商品名)很多。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得到普遍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它与阿司匹林相比,解热作用相似,镇痛作用较弱,几乎没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对血小板和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胃肠道刺激作用小。临床应用于感冒发热,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痛及痛经等。本药不能代替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各种类型关节炎。
对乙酰氨基酚有片、咀嚼片、泡腾片、缓释片、胶囊、颗粒剂、口服液、滴剂、糖浆剂、混悬剂等多种剂型,规格不同,用法、用量也会不同。
对乙酰氨基酚一般剂量不良反应较少,对胃肠道刺激小,短期服用不会引起胃肠道出血。偶见皮疹、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对乙酰氨基酚在不同品种中的含量相差数倍之多。本药制剂多已作为非处方药物在药店可以购买。由于本药制剂品种多、规格不同,故在选择、购买时,应咨询执业药师。使用前,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不但要注意成人使用的剂量、用法,尤其应注意该制剂是否适合儿童使用,如有的制剂说明书中有6岁或1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等说明。一些专供儿童使用的制剂也要注意儿童的年龄和相对应的使用剂量等事项。
在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还服用其他药物者,应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例如,长期或大量同时应用本品和其他肝药酶诱导剂(尤其是应用巴比妥类药物),发生肝脏毒性的危险性更高;本品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合用,可增加毒性,应避免同服;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明显增加肾毒性;与抗凝血药合用时可增加抗凝血作用,故要调整抗凝血药的用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