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
关于肝癌的诊断,国际和国内的标准并不统一,但是依据的主要是三方面的检查。(1). 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目前公认的肿瘤标志物。约60~70%的肝癌患者AFP升高。如果除外妊娠、活动性肝病及生殖胚胎源性肿瘤等情况,血AFP≥400ug/L,持续4周以上,或≥200μg/L持续2个月,就要高度怀疑肝癌。但是如果AFP没有升高是不能排除患肝癌可能的。还应该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此外,做为手术等治疗的先决条件,肝脏功能等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2). 影像学检查:增强CT或核磁是临床应用最多的肝癌检查手段。多数肝癌在增强CT或核磁中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使得1cm以上的肿瘤均可检出。对于不典型的肝癌,需要结合超声造影或穿刺活检等其他检查。增强CT及核磁还有助于确定能否手术以及手术切除的方式和范围,从而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措施。(3). 病理学检查:对于以上检查仍无法明确的肝内占位,可以选择行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病理学明确诊断。随着穿刺技术的提高,针道转移及肿瘤播散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很小,针吸的安全性很高。
病因与预防
牢记四个要点(1) 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癌逐步演变的“三部曲”被认为是肝癌最主要的发生过程。因此预防肝炎,包括乙肝、丙肝,是减少肝癌发生最主要的措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可以大大减少乙型肝炎感染的机会,但是即使是抗体阳性的正常人也需要定期加强免疫。肝癌患者更需要加强抗病毒治疗。(2) 黄曲霉毒素:发霉变质的食品中往往含有黄曲霉毒素,它可诱发肝癌并增加肝癌患者死亡率。因此,应防止食用霉变的玉米、花生等食品。(3)饮酒: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和社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大量饮酒患有酒精性肝硬化,后者也可以演变为肝癌。在美国,约有15%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酒精相关性脂肪性肝炎与肝硬化。(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约有15-25%的NASH患者会在10-20年内出现肝硬化,甚至有医疗机构报道,这一比例最高可达37.5%,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可发展为恶性肿瘤-----肝癌。因此,脂肪性肝炎有可能是肝癌发生的前兆。